伦敦伦敦—伦敦塔

伦敦塔(英文:Tower of London)的官方名称是“女王陛下的宫殿与城堡,伦敦塔”(英文:Her Majesty’s Palace and Fortress, The Tower of London),是在伦敦泰晤士河边的几座塔楼的组合体;伦敦塔曾作为堡垒、军械库、国库、铸币厂、宫殿、刑场、公共档案办公室、天文台、避难所和监狱,特别关押上层阶级的囚犯。—From wiki

第一个去的景点是伦敦塔. 和之前去的那些欧洲的城堡不一样,这个堡并不是一次修成的,没有完整性,所以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看起来也特别有意思,甚至在伦敦塔的地铁站内仍然保留着一个古罗马时期留下来的城墙。

为了了解更具体的历史,我还提议去租借了两个讲解器,边听边走,有了讲解器的旅程丰富了很多,只是最后,某猪全部把录音听完了,而我常常是顾着走路就没有听,或者是听着就走不了路,唉,根本没有跟上节奏,唔。

tower of london

先来个外观图

城堡下面的草坪上,每个隔一个小时会一次有中世纪城堡活动演示,比如断头台,扔水弹,射箭等等.我们没有特意等着去参观表演,只是在城楼上看了看发射水弹.

tower of london 表演

入门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很搞怪的城墙,根据讲解器(——-可见刚入门的时候,我是听得很认真的), 这恰恰也是这座塔是好几个年代建成的证据,不同的建筑风格就这样子混搭在了一起,石块也大小不一. 

gate

 混合的城墙

equipment

也正因为做过城堡的用途,所以还是沿着城墙能够看到矗立着一些中世纪的武器,和城墙上的剑孔

接下来看到的就是背叛者之门,它很久以前是用作皇帝寝宫下供画舫(讲解器说的,唉,外国的皇帝也会有画舫吗?疑问)出入,停放画舫的门。后来当伦敦塔作为监狱时,用来押送囚犯进入,因为伦敦塔是关押高级罪犯的(我想就像中国的秦城监狱—如叛国罪等),所以就叫做背叛者之门。押送进来的犯人中,最为传奇的是亨利三世的皇后安.波林(Anne Boleyn),因为她前一年刚在伦敦塔中被加冕,结果第二年就因通奸罪而由背叛者之门押送回来,之后被斩首,世事变幻,让人唏嘘.

背叛者之门

背叛者之门后面就是血腥塔(bloody tower),是里面另外一栋建筑,当年是用来折磨犯人的地方,门后有很长人排队为了参观古代刑法展, 某猪也不甘示弱,拉着我排了进去,其实开始还有点不愿意,因为想到刑罚,我就自然反应出“满。清。十。大。酷。刑。”,怕看到血腥的东西。入门处有个投票器,让你选择犯人在坐牢期间应不应该被刑法而投票,善良如我,当然选的是不应该啦,因为我想没有了自由对人应该是最大的折磨吧,坐牢也是只要保证坏人不再出去作恶就好。入内,只见:

里面展示的只有三种刑法,拉人,把人缩成团,和吊人。

其他的?没有了哦。我承认我是把事情想像得太严重了,英国人果然没有中国人那么有想像力,哼哼,咱们中国的凌迟,五马分尸,棍刑….不知道比你们的厉害多少倍!—虽然我也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值得为吾国骄傲的东西

然后,那时候的我就想去修改答案了,如果真的是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罚就罚吧,这点刑一点也不值得拿出来展览.

接下来说的白塔(white tower),应该是里面最有名气的建筑了,里面有皇家盔甲展。

白塔,最初由征服者威廉在11世纪末建造。因亨利三世时涂成白色,故名白塔。白塔系主人居住与守备部队进驻之所,最为坚固,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征服者威廉日益巩固和扩大的权力。楼高三十二点六米,共分三层,墙体厚度不一,从三至四米到四至六米,双层墙壁,窗户口很小,门窗之间用白石相隔,其顶部呈雉堞状,塔楼四角耸出四座高塔,三方一圆,在角隅设有螺旋楼梯,通达顶层。

先看外观:

外观,其中有一个塔在维护中

 

再来一张我们的合照

看到这张合照,我都哭笑不得,两个人的出游最郁闷就是没有人帮你拍照片,帮我们拍照的德国兄弟啊: 表情我就不说啥了,塔顶啊,塔顶呢!? 天空啊,天空呢?图片中完整的只有4个东西——-我们俩,我们俩身边的垃圾箱,和我头上顶的小土墩—–然后要说明下,这个小土墩也是一段罗马时期留下的城墙.

皇家盔甲展比刑具展要丰富的多,因为英国国王多啊,里面有各个国王穿戴过的盔甲。和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唔,大概从这里开始,我就没有认真听讲解器了)

某皇帝(名字没记住)的步战铠甲和马战用铠甲

从讲解影片中可以知道,唯一的差别在于步战甲有对男性下半身的特别防护.

历代皇帝的战马模型,和所用过的佩剑

这个展览有三四层楼,看了很久,也拍了很多有的没的,展览的最后,还有一个体验环节让你感受下盔甲里的视野,和拉弓的重量等等,唯一的感受就是其实做个皇帝也不容易,想想如果让我穿着那么重的盔甲,还又要击剑又要拉弓,还要上场杀敌,这人生太灰暗了,给我再多的钱和美女,我也不愿意….(果然我不是个有大抱负的人).

出了白塔, 就再沿城墙,看了看这里做王宫的时候,寝宫的模样,可能用这里做皇宫的属于中世纪的皇帝,非常简朴。 

左边是复原当年的样子,而右边是没有复原的样子上面的木梁,

某猪告诉我,因为这里作为背叛者之门上的塔楼,原来的皇家装饰都被拆除.(我为什么没有听到,可能那时候在梦游….)

其实,复原了的之后的样子也不像是皇家的感觉啊,我猜是因为那时皇家连年征战比较穷的缘故吧….

除了有住过城堡的皇族,住过这里的囚犯也是亮点之一—-曾身居权贵的他或她,在最显赫的岁月之后被关禁与此寂寞度余生,有的更被送上断头台。

曾关禁这些人的房间,还保留着他们曾经居住过的痕迹—留在墙上的刻字或刻画…我觉得这部分特别好玩。—-试想,因为如果我被关起来了,我会刻什么呢?我想,如果是我被冤枉的,我就刻个“冤”字,如果不是呢,我就刻个“苦”字。—-超级没创意!!但这里刻字完全不是这样的,稀奇古怪的图形为主。

左边的墙上有个十字架,是被关的信徒祈祷所用

右边的图被我拍胡了(连同注释都拍胡了…),只看到个catholic,是”宗教的”意思

图形呢,我研究了半天,更像一只脚掌….到底脚和宗教有什么关系呢….

难道是祈祷不要脚痛…还是…

几百年前的人的思维,我还是想不明白.

 左边这幅就比上面两幅要精致多了,也是被关入伦敦塔的一个家族,据说是一个贵族的标志

边上的每一种花都是代表一个人的名字,在监狱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能做出这么相当凑合的雕刻.太不容易了

右边是曾经关在这座塔中的名人的集合,我只是随便照了一张

那时已经在城堡里看了很久(特别是白塔,三层啊,弯弯曲曲的三层)

走的脚很痛(我想也可能是为什么之前我看到刻得脚会想到脚痛的原因)

没有多停留,只想着快点到门外长凳上坐坐,现在看来,有点遗憾.

我想,最最有名的犯人应该是前面说过的那个短命的皇后安.博林了吧,因为她在讲解器中出现的次数超多,像我如此不认真听讲的同学都在不知觉中听过N次(—这个判断很肤浅),这个被通奸罪处死的皇后在后世人的眼中极可能是受了冤狱,因为在她被行刑(斩首)的那天,皇帝亨利八世同学呢,正准备着和下一个皇后的婚礼. 而这个henry呢,有两任妻子都是在这里被处死的. (他有六任皇后)….皇帝么…

接下来,就坐在渡鸦门前的长凳休息了一会,远观了下在草坪上关养和放养的渡鸦们,这些黑乎乎的大鸟当年可是在可能要全被灭掉的关键时刻被一条谣言搞得与英格兰的生死存亡扯上了关系,才幸免于难,它们的神用也流传至今。我想这可能是当年的动物保护协会想出来救这些丑陋小东西的高招,恩,很奏效。

为了尊重古老的传说,现在的政府仍然负担开支,在塔内饲养渡鸦,相传只要塔里还有乌鸦,英格兰就不会受到侵略,反之,国家将会遭逢厄运。为了确保这些乌鸦不会全都离开伦敦塔,它们其实已被剪除部分的羽翼而失去飞行能力,但相对的也受到非常细心的照料与关注。目前塔里的7只乌鸦名字分别为:Hardey、Thor、Odin、Gwyllum、Cedric、Hugin和Munin,是很受游客欢迎的吉祥动物。

听说,当年的皇帝下令要留5只渡鸦,而管理员们为了保险起见,多养了两只,以备万一的不测——看得出当年人们对传说的看重,相当有风险意识。 

所谓的渡鸦,我觉得就是大型的乌鸦而已

城堡关门时间是6点钟,到了5点半的时候,我们正准备离去,这时候,突然惊喜的发现皇家珠宝展之前那超长的队(之前真的超长)已经消失了,便很轻松的溜了进去,看了所谓最大的宝石,最华丽的皇冠之类的,展厅里面有行人能走上的只是一条移动的轨道,估计是怕人群在某个宝物前停留太久。这里的宝物除了展出之外,有的还会偶尔被女王带出去佩戴,不过那天并没有被拿出去的展品,不过我对宝石没有兴趣,也不在意这个。这里不准拍照,在传送带上运了个过场便离开。

特别喜欢角落里展出的一些小东西,就像之前说的犯人留下来刻字,还有皇室祈祷的神台,年代久远的玩具等等,这些东西让我觉得,那些曾经在这个城堡中生活过的人,都是实实在在,那时候的他们过着或简单,奢华,凄苦的生活,而这些小东西,把那时候的感觉带到现在,很奇妙。

玩具小骑士和神台

最后,我们匆匆的在城堡关门之前赶着离开,突然有点遗憾的发现居然忘记和这个城堡著名的卫士合影,和某猪抱怨了一下,没想到他从相机里面找到了这张照片:

原来,他拉我去和小熊拍照的时候,那时,我只是很开心这是只熊,没有想到,这个熊呢,穿的就是伦敦堡的卫兵服.

唔,原来是这样,算你啦!

    • ryan
    • July 29th, 2010

    箭孔啊~白字大王~~

  1. 对,是笔误!

  1. No trackbacks ye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